发布日期:2023-06-25 16:06:17 点击量:2607 信息来源:原创
临沂作为农业大市,粮食、蔬菜产量稳居全省前列,生猪、肉禽存栏量全省第一,农业废弃物数量巨大,去年全市仅畜禽粪污的产出量就达到了约2115万吨。这些无法直接还田的粪污,既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,也成了规模养殖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“痛”点和“堵”点。畜禽粪污循环利用作为规划农业产业的关键环节,以更大生态容量保障更高产值,用产业链条融合发展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、农村生态环境薄弱、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,临沭县用实际行动找到了一条可行的出路。
临沂市养殖规模全省第一
从“乱排乱放”到“点粪成金”
以最低的资源环境消耗,确保农产品稳定供给,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梯次使用是关键。临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积极推进循环农业发展,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不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,按照“模块化组团、一体化推进”工作思路,实行种植、养殖和美丽乡村建设一体规划、一体运营,从而达到种植业农产品零农残、养殖业零抗生素、畜牧粪便零排放的“三零”农业农村生态循环发展模式,让这些曾经的“污染源”,正变成多种市场主体争相竞逐的“资源”。
山东中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研发新工艺、新技术,制定堆肥新标准,发明新型施肥机械及发酵装置,在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方面走在了行业的前列。一是构建“生物+分子膜”静态好氧发酵有机废弃物处理体系。在市县两级农业专家的指导下,借助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,率先引进德国纳米膜技术,利用生物技术对养殖粪污、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农村废弃物进行发酵腐熟,生成优质有机肥,整个过程实现了“无臭味外溢、无污水外渗、无需人工操作”,真正实现了“零”排放。“在夏季高温环境下,利用分子膜+生物菌等新技术,整个处理过程仅用半个月就能完成,一次就能处理几千吨粪污,这种单次处理量大、周期短、效果好的模式,大大提高了粪污消纳能力。”山东中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王恒涛说。二是投资小、效果好,不占用基本农田指标,真正实现了可推广、可复制。采取就地就近处理粪污的原则,根据粪污数量和场地适宜度,可建设规模大小不等的堆肥处理中心,减少了往返运输成本,增加了多方效益。这种模式,不需大搞土木建设,不需大型设备,这种可移动的“傻瓜”式的处理方式,成了资本争相追捧的香饽饽。三是推行“模块化组团、一体化推进”模式,解决种养循环生态发展的问题。在种植业板块推行生物复合酶、菌肥等绿色环保技术,实行良种、良法、良技、良肥配套,就地就近供种植户、家庭农场、农业园区种植各类作物,以满足周边种植区对优质有机肥的迫切需求,以点带面,逐步形成区域全覆盖,有效实现“药肥双减”。在养殖业板块,推行零抗生素养殖新技术,改变饲养结构,养殖场产生的畜牧粪便通过收集运送到堆肥处理中心处理,能够有效解决粪便随意排放问题。在农村有机废弃物处理板块,推进农村有机废弃物减量化、资源化、循环化利用。通过三大板块组合,可有效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,让农村更美丽,农业更健康,农产品更安全。
探索共建共富共享机制,解决村集体增收难题
实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,促进村集体收入快速提升,是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。临沭县大官庄党支部从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入手,积极探索共同富裕新模式,盘活用足上级农村集体土地政策,改变了一家一户单独经营土地过于分散、收益低、规模小的问题,村党支部把分散在村民手中的土地集中集约起来,实行土地规模经营,成立了以党支部牵头组建的合作社,把近3000亩过于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,实行土地股份合作,采取党支部领办,通过土地集约经营和服务增加村集体增收。
中新公司与大官庄村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,共同出资(公司出资60%,合作社出资40%)建设有机废弃物处理绿肥中心,年产2万吨有机肥规模,依据中心管理运营制度,明确各自职责权限,以村合作社为主导运营管理,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,获利润150万元以上,所产生的经营利润按股分红。公司按40%,合作社按60%比例分配,大官庄村集体每年增收90万元以上。
“我们大官庄村合作社与中新公司采取这种共同出资、共同管理、共同运营的模式,我们少投钱、多分钱,就是为了壮大村集体收入,最终实现共同富裕,这是对年初临沂市委、市政府启动的‘千村共富’行动的积极响应。”大官庄村合作社负责人陈寿民兴致勃勃地说。
临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同志表示:“建立村级集体绿色肥料中心,是一项牵一发而带全局的系统工程,高标田建设项目、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基层建设、美丽乡村建设等各类涉农政策,以及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,积极实施‘百村百园’示范工程,采取政府项目支持一点、企业优惠奉献一点、村级集体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投入一点的办法,坚持市场导向,以镇街为单位,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主体,尽快推进村级绿色肥料堆肥处理中心建设。对改变农业种植养殖结构,改善农村生态环境,建设美丽乡村,实现乡村振兴,以及增加村集体和村民增收都有重要意义。”